首页 >>  新闻中心  >>  媒体关注
  • 媒体关注
【杭州日报之“故事燃气 红色印记”】火井·制盐·竹管道运输
2021-07-15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https://hzdaily.hangzhou.com.cn/hzrb/2021/07/15/article_detail_1_20210715A1821.html

四川制盐画像砖可以看出,早在大约2000年前,我国巴蜀地区的劳动人民已经学会用天然气煮盐了。

约翰·廷布斯,19世纪英国一位学者,也是著名文物专家,他在《令人惊奇的发明史》这部很受欢迎的技术史类著作中,肯定了中国古人指南针、火药、印刷术等发明,还关注了中国开采和使用天然气的技术。

诚然,中国是世界最早有天然气井的国家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“西河郡,汉武帝元朔四年置。鸿门有天封苑火井祠,火从地出也”。两千多年前,古人就在四川发现了天然气,当然这里也是很早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。“火井沉荧于幽泉,高焰飞煽于天垂”,这是晋人左思《蜀都赋》里描写四川天然气井从地下深处涌现,燃烧的火焰高入云霄的景象。在四川成都和邛崃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的煮盐图表明,当时已能利用天然气煮井盐水制盐。

四川利用天然气制盐的明确记载,最早最无争议的当属《博物志》,“临邛火井一所,从广五尺,深二、三丈。井在县南百里,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。诸葛丞相往视之,后火转盛热。盆盖井上,煮盐,得盐,入以家火即灭。”此书成书于晋武帝泰始三年(267年),诸葛亮曾前往视察,说明此井的开凿应早于三国,也佐证临邛在东汉已经人工利用天然气了。当然,那时候对天然气最广泛的利用,就是煮盐。

因为火井的发现和利用,北周孝闵帝时,将临邛火井所在地命名为“火井镇”,隋大业二年,升火井镇为火井县。那时候,如何利用天然气制盐呢?明代宋应星在《天工开物》中有着详尽的记载,“西川有火井,事甚奇。其井居然冷水,绝无火气,但以长竹剥开去节,合缝漆布,一头插入井底,其上曲接,以口紧对釜脐,注卤水釜中,只见火意烘烘,水即滚沸。启竹而视之,绝无半点焦炎意。未见火形,而用火神,此世间大奇事也!”

现在西气东输或川气东送,天然气运输可达数千公里。现代科技发达,运输问题不大,单古时候是如何输送天然气呢?清代中后期,由于卤水和天然气分布不均,四川地区便建立起了一套利用木竹管远距离的天然气、卤水集输管道。清人李榕在《自流井记》中记载了天然气运输方法,其法如下:“水、火之枧皆以竹,火枧有用木者。枧外缠竹篾,篾外缠麻,油灰渗之,外不浸雨水,内不遗涓滴。高者登山,低者入地,钩连支柱,虽长虹之饮涧、秋蛇之赴壑不能状也。小溪之井无火,置枧通咸水,经十余里至荣溪西岸,覆以石槽,伏行溪水中达东岸,以就龙、新之火,两岸各高二十余丈,绵亘冲射,是为奇观。”古人的智慧在管道建设中表露无遗,他们不但在平地敷设管道,而且“高者登山,低者入地”,“于河底掘沟置笕,凿石为槽覆其上”,还用一些方法加强管道密封以防止渗漏,采取措施减少雨水等对管道的侵蚀毁坏,由此看来,我们聪明而勤劳的祖先,在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上作出了多么光辉的成就。